8月20日,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新聞發布會,國家林業和草原局副局長李春良在會上介紹《“十四五”林業草原保護發展規劃綱要》時指出,“十三五”以來,我國已進入到林業草原國家公園“三位一體”融合發展的新階段。黨和國家機構改革組建了國家林業和草原局,掛牌國家公園管理局。
據介紹,到目前,全國森林覆蓋率達到了23.04%,天然林和天然草原得到休養生息。國家公園體制試點任務順利完成,自然保護地整合優化穩步推進,300多種瀕危野生動植物種群數量穩中有升,選聘110.2萬名建檔立卡貧困人口成為生態護林員。
“‘十四五’規劃《綱要》為今后一個時期林草工作指明了方向,明確了任務。”李春良表示,下一步林草局將全面推行林長制為抓手,以加快推進林業草原國家公園“三位一體”融合發展為主線,全面推動林草工作高質量發展,著力提升生態系統質量和穩定性,著力提升生態系統碳匯增量,為筑牢生態安全屏障、建設美麗中國和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作出更大貢獻。
李春良透露,預計到2025年,我國森林覆蓋率將達到24.1%,森林蓄積量達到190億立方米,草原綜合植被蓋度將達到57%,濕地保護率達到55%,以國家公園為主體的自然保護地面積占陸域國土面積的比例將超過18%。到2035年,全國森林、草原、濕地、荒漠生態系統質量和穩定性全面提升,建成以國家公園為主體的自然保護地體系,生態系統碳匯增量明顯增加,國家生態安全屏障堅實牢固。
上述目標如何實現?李春良指出,將從以下多個方面部署“十四五”期間的工作重點。
首先,將全面推進林業草原國家公園“三位一體”融合發展。李春良表示,將圍繞提升自然生態系統質量和穩定性總體目標,推進林業草原國家公園布局融合、目標融合、任務融合、工程融合、政策融合,造林、種草、自然保護地建設一體化設計、一體化推進,注重補齊草原和國家公園建設的短板弱項。
其次,將推進大規模國土綠化行動,實行國土綠化任務直達到縣、落地上圖。每年完成造林5400萬畝,種草改良4600萬畝,啟動實施66個區域性系統治理示范項目。
第三,將構建以國家公園為主體的自然保護地體系。依托國土空間規劃,以國土“三調”數據為底版,加快建設以國家公園為主題、自然保護區為基礎、自然公園為補充的中國特色自然保護地體系。推進青藏高原國家公園群建設。加強生物多樣性保護。
同時,林草局還將推進集體林權綜合改革,完善國有林場改革,推動國有林區改革。推進林草法治建設,強化林草科技創新體系,鼓勵和支持社會資本參與生態保護修復。
李春良強調,國家林草局將全面推行林長制。建立省、市、縣、鄉等分級林長體系,設立林長制考核指標,強化監督管理,實行綜合監測,建成林草生態網絡感知系統。